04.2023.26

中藥外用膏劑 緩解身體不適的好幫手

外用膏劑,簡單來說,就是將中藥材經過特殊處理,製成半固態的藥膏,直接塗抹在皮膚上。它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好用,藥效能夠直接作用在疼痛部位,而且藥性緩慢持久,不像口服藥需要經過消化吸收。在台灣,從跌打損傷、關節炎到皮膚問題,許多民眾都會選擇用外用膏劑來緩解不適。


膏劑的百年傳承與在地智慧

中藥膏劑的歷史可說是源遠流長,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《神農本草經》。到了宋朝,膏劑的製作工藝更是日益精湛,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。明清時期,各種獨特的膏劑配方不斷發展,成為中醫傷科與皮膚科的重要療法。

在台灣,我們更發展出獨特的「黑膏」與「青草膏」文化。不論是傳統的青草店,還是巷口的中藥房,都能看到這些充滿在地智慧的藥膏。它們通常以其消炎、止痛、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著稱,是台灣民眾處理跌打損傷、關節疼痛時的居家常備品。根據 2022 年的一項台灣在地調查顯示,超過七成的台灣民眾曾使用過外用中藥膏劑來緩解肌肉或關節疼痛,足見其普及性與接受度。


為何膏劑能有效緩解疼痛?作用機制大公開

您可能會好奇,為什麼小小一條藥膏就能發揮作用呢?其實,中藥外用膏劑主要有兩種作用機制:

  1. 局部作用: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。當藥膏塗抹在皮膚上時,藥材的有效成分會透過皮膚直接滲透到患部,例如肌肉、關節或傷口,直接發揮消炎止痛、活血化瘀的效果。對於表淺的疼痛或不適,效果尤其顯著。
  2. 全身作用: 部分藥材的有效成分,除了在局部作用外,也能透過皮膚微血管吸收進入血液循環,進而發揮全身性的治療效果。這種作用雖然不如口服藥來得迅速,但卻能達到更深層、更全面的調理。

膏劑與其他中藥劑型比一比

中藥劑型種類繁多,您或許會想,膏劑跟其他藥物有什麼不同?

  • 膏劑與散劑: 膏劑是外用,直接塗抹;散劑則是研磨成粉狀,多半內服。
  • 膏劑與湯劑: 膏劑是半固態,方便攜帶與塗抹;湯劑則是液體,需要煎煮後飲用。
  • 膏劑與丸劑: 膏劑易於塗抹且作用於局部;丸劑則多為口服,方便服用。

每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優勢與適用情況,而膏劑的方便性與局部治療的特性,使其在疼痛管理上佔有一席之地。


使用中藥外用膏劑的小叮嚀

雖然中藥外用膏劑方便有效,但在使用上還是有些地方需要注意,才能確保安全與療效:

  • 聽從專業建議: 使用前最好諮詢中醫師或藥師,了解適合您的產品和正確的使用方式與劑量。
  • 留意過敏反應: 如果您對某些藥材成分過敏,應避免使用。使用後若出現紅腫、搔癢等不適,應立即停用並就醫。
  • 特殊族群請注意: 懷孕或哺乳期間的婦女,以及年長者、有慢性疾病者,在使用前務必諮詢醫師意見。
  • 嚴重狀況仍需就醫: 膏劑雖然能緩解許多不適,但若疼痛持續加劇、伴隨發燒或其他嚴重症狀,仍應及時就醫,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,切勿延誤病情。

中藥外用膏劑 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與展望

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,中藥外用膏劑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元,不僅在傳統中醫領域,甚至在現代醫學中也展現其價值:

  • 皮膚照護: 對於許多皮膚搔癢、濕疹等問題,合適的中藥外用膏劑能提供緩解與修復。
  • 傷口癒合: 特定配方的膏劑可以幫助促進創傷癒合,減少疤痕生成。
  • 骨骼關節養護: 對於退化性關節炎、肌肉痠痛、運動傷害等,中藥外用膏劑仍是許多人緩解疼痛的首選。

泰允藥品相信,中藥外用膏劑不僅是承載著數千年智慧的寶藏,更是現代人面對身體不適的優質選擇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泰允藥品會持續投入在地研究,將這些古老的智慧結合現代科技,研發出更安全、更有效的產品,讓更多台灣民眾能透過泰允藥品的好產品,享受健康與舒適的生活。